铁骨铮铮郭沫若下一句 铁骨铮铮下一句是什么

万年历 万年历 2022-12-06 9 0

铁骨铮铮郭沫若下一句

近代中国版图从“秋海棠”变成了“雄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外蒙古独立。外蒙古的独立,绝对是近代所有中国人最为悲伤的时刻。外蒙古的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比内蒙古大一些。蒋介石败退大陆后,对外蒙古独立也做了一番反思,他在日记中写道:

“承认外蒙独立的重大决策,虽然是全体表决一致赞成的,但我本人仍然愿意付出全责。但我在当时,对外蒙问题唯有如此决策,或有确保战果,争取建国的机会。这是我的责任,亦是我的罪愆。”显然,蒋介石也颇为自责。

1945年8月14日,国民党和苏联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因为条约规定,“中华民国政府允许将依公正的公民投票的结果决定外蒙古是否独立。”

当时大家都知道这个条约一旦签订,外蒙古肯定会独立,所以宋子文拒绝签字,王世杰接任外交部部长,他代表国民政府在条约上签字。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所谓的“公投”开始,国民党派出了时任国民政府内政部常务次长雷法章,去监督投票情况,算是走个流程。

10月22日,外蒙古投票事务委员会公布了结果,“全国494960名投票人中,实际投票者为487409人,即98.4%。但这所有487409人,100%的投票拥护蒙古独立。”事到如今,木已成舟,外蒙古独立了。

国民政府只能做一件事,承认这个投票结果。反观外蒙古,则迫不及待地宣布:“全民投票完全证实了蒙古人民共和国人民要求国家独立的愿望,因此中华民国必须根据1945年8月14日中国政府所作的声明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

这是一件无比耻辱的事情,当时无数人痛骂国民政府。大文豪郭沫若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在文章《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外蒙古独立?》于1949年8月14日在《人民日报》上刊发。郭沫若在文章写道:

“我们自己在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双重压迫之下差不多不能自保,难道一定要强迫外蒙古人民跟着我们殉葬吗?我们在双重压迫之下,稍微有点觉悟的人便知道要求解放,难道外蒙古人民就不应该有点觉悟,不应该有解放的要求吗?认真说,倒是外蒙古人民比我们争气些,比我们觉悟的早,比我们更清醒地能和社会主义的苏联做朋友,因而得到了帮助,而比我们早解放了。”(这些话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笔者没有添加一个字)

也是因为这几句话,郭沫若受到了网友广泛的批评,最出名的就一句话,“铁骨铮铮郭沫若”。无论郭沫若如何评价外蒙古独立,有一点是无法改变的,中国的版图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参考资料:《揭秘外蒙古独立全过程》、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外蒙古独立?》(郭沫若)

铁骨铮铮下一句是什么

前言:提笔前,我正在用冰的纯牛奶敷这次采访被晒伤的两条腿,距离晒伤过去了19天,一双腿经历了红肿泛白到发热瘙痒到现在像蛇蜕皮一样,表层皮肤大块大块掉落到让我感到恐慌,我才得空来处理它,感觉不处理日后会永远与短裙短裤告别,我还不想告别有裙子的夏天,于是,绞尽脑汁想要拯救……

如果说我经历的是“换皮”,那么我的主人公,“硬骨头六连”的连长赵松,他经历的就是“挫骨”,两年前,赵松的左手手腕骨折,骨头面临坏死,最终植入了一颗三厘米的钢钉,打了三个月的石膏,拆石膏时,左手只剩皮包骨头,右手却因为锻炼有加变得异常强壮,两只手臂一大一小,为了恢复正常,赵松愈发勤加锻炼,在腰间负重三十斤硬拉单杠,在这种强大的意志力之下,两只手臂渐渐恢复了正常,比以前更强了。我想,在这种“换皮”与“挫骨”的过程中,锻炼的不仅仅是意志力,也是往一个更强大的自己迈进。

每一次的采访对我来说,是一场修行,只是,此次的修行,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南部战区陆军跟我们是第一次合作,对我们并不了解,而今年作为全国典型的“硬骨头六连”,将在几乎同一时间内接受全国六十多家媒体的采访,要想做到脱颖而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更棘手的是,南陆对湖南电视台的印象仅停留在娱乐节目这个层面,带着审视和怀疑的眼神在看待我们整个摄制组,这使得整个采访异常艰难。然而,越是这样,想要证明自己的心就越强烈。

“硬骨头六连”的连魂是“三股劲”“四过硬”,而做出一个好的作品,对我们来说也需要“三股劲:一往直前的干劲;吃苦耐劳的狠劲;能受委屈的忍劲”,“四过硬:专业能力过硬;合作共建过硬;敬业作风过硬;身体素质过硬”。

“一往直前的干劲”,当别的媒体带着脚本走进“硬骨头六连”这支部队时,我选择了静下心来,细细观察他们的生活,沉浸式体验他们的生活,吃住训练都在一起,一天下来除了睡觉的五个小时,都跟他们在一起。从第一次踩点跟近十位六连人聊天,到最后走的时候连队一百多号人,我们几乎能叫出一半人的名字,高速公路的高路营长、和张杰同名的教导员、暖男会彬、单纯的小鹏、新疆小伙艾力、富二代柳麟、舞王柯依、来变形记的贺亨成····人人看到我们都打招呼,甚至有了感情,走的时候有了不舍,那些天,我恍惚觉得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而正是这种沉浸式体验采访,也让我确保,我笔下的他们,画面中的他们,是最真实的。跟主人公赵松的交流,从最初喊“连长”到走的时候喊“大松”,这是我们熟络程度的一种表现,我们之间既是采访与被采访的关系,更是一种朋友的关系。一个好的作品,一个真实的人物,需要的正是全方位立体的了解。不能因为害怕费时间和精力就牺牲了整个节目的贴近性和真实性。

“吃苦耐劳的狠劲”,要做到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画面,就必须有极致的付出,吃极致的苦,在每天顶着四十度高温的情况下,摄制组成员每日步行平均两万,摄像的衣服汗湿后可以直接拧出水来,不管下海跳泥坑,都不可以有丝毫犹豫。拍摄实弹射击那天,由于在野外,两位摄像不小心踩到了黄蜂窝,每个人都被咬了五六个包,当场,身体就出现了麻痹现象,但又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两位摄像吃了祛毒药后,再次拿起相机忍痛拍摄。当天由于黄蜂中毒,摄像李新连续拉了一晚上肚子,第二天白天输液一天后,当晚还熬夜拍摄星空。一行三人找了三个单兵帐篷住到了车场,车场周边就是树林,常常有蛇虫鼠蚁出没,蚊子更甚,在闷热狭窄的帐篷里我们守了整整一晚。倘若不对自己狠一点,遇到这种小插曲后,应该会休息两天吧。在熬夜拍摄星空的第二天早上,有路过士兵告诉我们,我们住的地方是坟地,后怕之感油然而生,而彻夜的等候在节目里只为了呈现三帧星空夜景,没有极致的付出,是无法呈现出最贴合这支部队的星空的。

“能受委屈的忍劲”,当牟足干劲往前冲,不怕苦不怕累的情况下,依然饱受质疑的声音,这种落差对人才是致命性的打击,当别的媒体一一快速发稿,别人只需要一小时,我们却耗了整整二十天,这在之前,他们接受的媒体里从未有过这种现象,在作品没有出来前,我们无法说服被拍摄单位的这种疑惑,而这种疑惑会带入协调工作中的每个细节里,是草草收工,还是忍辱负重?最终我们选择了后者。

“专业能力过硬”,作为电视媒体,专业能力不仅仅体现在画面上,还有文字上。作为一个长达近三十分钟的新闻大片,极大的考验着编导讲故事的能力,每个镜头之间如何组接,意境是什么,在拍摄前期都应该考虑周全。新闻大片如何能更加让年轻人接受,我们也想尽了办法。“硬骨头六连”Mojito版本短短1分50秒的呈现,前后跨15天,从歌词到场景设置,镜头转场设置,再到排练、合声、拍摄,每一个步骤我们都力求精益求精,歌词改了整整八遍,只为把“硬骨头六连”的精神融合进歌里。跟硬骨头六连相处又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专业能力过硬,争第一不难,但要永葆第一是难事,他们为了保住这个第一,哪怕一次小的考核都不放过,也正是这样的严谨和高度重视,让他们的能力越来越强,成为军中王牌部队。

“合作共建过硬”,连长赵松说过一句话,“我们想成为的英雄不是那种孤单英雄,而是人民的英雄。”一个人的力量终究还是有限的,也许成为了孤单英雄,但要保卫国家还是需要一支好的部队,一批拥有英雄梦的军人。同理,一个好的团队可匹敌千军万马,摄像懂得编导要表达的感情,编导懂摄像想通过画面传递的信息,团队之间相得益彰,才能使得效益最大化,我想这是我这两年做新闻大片最大的心得。

“敬业作风过硬”,硬骨头六连的指导员和连长反复说了同一句话“你们湖南台是我见过的最敬业的一个摄制组”,听到这话时,我们感觉到自己被认可了,虽然当时作品还没有出来,但至少证明了我们工作的态度。能力也许有限,但态度会决定整个作品的成败。

“身体素质过硬”,硬骨头六连所在的驻训地每天都是四十度左右的高温,外拍期间每天的工作时长高达18个小时,后期时间只有9天,每天工作时长20个小时以上,还有48小时一分钟都没有睡,高强度的工作,对身体无疑是一种挑战。高温和高强度工作,让进食都成了一件难事,一个节目下来,摄制组人均瘦了五斤。但,其实像我们这样奋斗着的人不在少数,这些年来,赵松为了成为六连最强的兵,几乎每天的睡眠量都是5~6个小时左右。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尽管我们做的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影响到新一代的年轻人。

拍摄完硬骨头六连,我最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战争真的来临,作为第一支与敌人短兵相接的两栖部队,他们将会面临什么,甚至,我从私人角度,想要把那些我拍摄的家书收藏起来,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上战场了,我希望这些家书能成为他们家人最后的慰藉。

不同职业的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战场,军人也好,医生也罢,我们努力地在自己的岗位奋斗着,拼搏着,也许挣扎,也许迷茫,也许奋不顾身,但一步一个脚印,走下来就成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