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技淫巧是什么意思 怀柔之意是什么意思

万年历 万年历 2022-12-06 8 0

奇技淫巧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不是不重视技术,而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上,最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以及古人对科技观点的就是明代人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这本被称为17世纪工艺技术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很多当时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但作者在序言中就明确地说他自己编写这本书的逻辑是“贵五谷而贱金玉”。因此,整个《天工开物》的编排体例是先把农业技术放在前面,手工业和工程技术放在后面。具体来说,这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的章节名称是乃粒(谷物栽培)、乃服(服装技术)、彰施(染色)、作咸(制盐)、甘嗜(制糖制密)等,第二部分的名称是陶蜒(制作砖瓦)、冶铸、舟车、锤锻等,第三部分是五金、佳兵、丹青等——其中“珠玉”被列在了全书的最后一章。

当然,与同时期的欧洲已经开始逐渐进入科学时代对比,《天工开物》的缺陷也很明显,这里面的很多技术都是经验总结,理论性不足。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将其看作一部技术著作的话,这里面反映出来当时中国人对待技术的态度,即古代的中国传承历史最久、最受重视的技术主要是农业、手工业、军事技术等。而在这些技术方面,中国的当时的成就还是比较高的。比如《天工开物》中的养蚕技术就曾被专门摘录成为《桑蚕辑要》在法国出版,对当时法国的桑蚕养殖技术有很大的提升。所以,你要是能在这些地方有所发明,没有人会说你是奇技淫巧,说不定还会有些奖励。那中国古人所说的“奇技淫巧”是什么意思?是说在上面这些东西之外,造出来的虽然技术含量很高,但看不出来有什么用的玩意儿。比如,当时欧洲送给清朝皇帝的机械结构的写字玩偶,在当时的清朝皇帝看来就是个大玩具,虽然构思机器为精巧,但没什么用,所以叫“奇技淫巧”。

再比如,故宫里有一张象牙编成的象牙席,工匠需要先把象牙泡软,切成细细的薄片,然后再用几年的功夫编成一张席子,其价格十分昂贵。虽然这东西是皇帝和富豪所用,但在当时的文人眼里,这也属于“奇技淫巧”。整体上看,中国人对于“技术”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实用主义特征,更关注吃穿日用以及军事方面的东西。甚至在晚清这种整体不重视技术的时代,大清也知道洋人“船坚炮利”,没几年就开始自己造枪炮了。这就好比什么呢——好比说很多家长不让孩子读教材和考试内容以外的东西,觉得这“耽误学习”。你可以因此批评这些家长思维僵化、目光狭隘等等,但是你不能说这些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在不让孩子看课外书的同时,他们也会为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投入大量的资源。那些课外书才是家长眼里的“奇技淫巧”。

何况,如果说当年的皇帝认为科技是奇技淫巧,那今天的人对待“科技”的态度,又何尝不是功利主义的?如果单从科研的角度来讲,研究藏羚羊族群的生存习惯与研究登月应当是具有同等价值的科研行为,但无论是在美国、英国还是中国、日本,科研的大头还是直接放在了军工、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之中,没有哪个国家会傻到把大把的科研经费扔给动植物研究里面。今天各国对于“科技”的重视,根本目的也不是为了“科学”本身,而是看中科学技术能够带来的对本国国力和发展水平的提升。如果现在世界上某个国家,有着与美国一样的国力,全国的大学却只有一个古生物研究专业,你随便找个教授来,他能跟你把某一种史前动物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状态都讲得明明白自,但是这个国家却连最基本的枪炮、飞机都造不出来,那在某些人眼里,这个国家搞出来的科研成果算不算“奇技淫巧”?又会不会有人说“研究这玩意儿又不挣钱”?

而今天的中国人看待古代中国,往往都会在自大与自卑两个极端之间做选择。尤其是会把中国近代落后的责任归罪于清朝统治者、儒家文化等等的上面。然而,这种极端根本上还是缺乏世界史视角的结果。近代以来中国的“落后”,是相对于西方世界的整体“崛起”而言的——一如很多人嘴里的美国“衰落”是针对中国近年来的发展而存在的——但如果放到当时的世界上,清王朝基本上也是第二档、第三档的国家。作为一个国家而言,清王朝统治着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与四五亿人口,拥有成熟的政治体制,有一定程度上的国家认同,许多国家至今都未能建立起这个体系。客观看待中国历史,摆脱自卑与自大尤为重要。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虽然表面上说自信,但其实面对历史的时候还是自卑的。他们在看待历史与现实的时候,不是想搞清楚中国与其他国外国家相比,双方各自的优劣到底在哪里,而是一味地想论证中国不仅过去是一无是处的,如今也是落后的。但如此一来,所谓的“批判思维”大多数时候也与直接骂街无异了。查看知乎讨论

怀柔之意是什么意思

光明网讯北京,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其常用地名也很是讲究。在中心城区,以门命名最为常见。

北京旧城历来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城门不同,作用也不同。

例如我们所熟悉的崇文门,在元朝时期是运酒车必经之路,因为当时酒税太高,又被人们称为“鬼门关”。

明清时期,则是大小商贩,车水马龙。

现在的崇文门地下四通八达,与七百年前的元大都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随着历史的发展,北京众多城门都像崇文门一样,职能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地名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怀柔北部的“门”则取山口之意,在山谷的出口处形成村落,衍生出了一系列地名。例如喇叭沟门、南石门等。

那么在北京郊区又为什么多以“营、屯、坨、峪”命名呢?

“营”在过去是驻军和移民聚居地。东城区的来广营在清朝是正蓝旗兵营所在地,大兴区的山西营则是山西人移居的地方。

“屯”与“营”意义相近、分布相似。有记载道,1279年蒙古汗国灭宋,北平建都。在建都通往西北的交通要道上,利用依山傍水的优势,屯兵、屯粮,人称“奤夿屯”。后因天灾,陆续有人迁入定居,形成村落。

“坨”在地名中一般指山体或沙堆。一金姓大户在高坨上定居建村,“金坨村”故此得名。

“峪”分布在密云、延庆、平谷等山体密集的区域。四面环山,形似城墙、坐落峪内,只有东南一孔为出口,这就是平谷区孔城峪名字的由来。

拥有浓重历史特色的地名,随着北京城的历史变迁或湮灭、或传承,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海桑田,也将见证更多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