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芳过后西湖好的全诗 西湖古诗大全100首

万年历 万年历 2022-12-06 8 0

群芳过后西湖好的全诗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林黛玉一首《葬花吟》句句扎心,看哭无数人。古人总爱伤春悲秋,何况是这暮春时节,花褪残红,更添了几多伤感。

然而,北宋就有一位词人,打破传统,在众人都在感慨“花落颜色改”时,他却说“群芳过后西湖好”,这位不走寻常路的词人叫欧阳修。

这首词是《采桑子》,全词如下: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他是北宋初年的文坛领袖,曾主导诗文革新运动,开创了一代新文风。

同时他还是千古难得一见的伯乐,一生桃李满天下,曾巩、三苏父子、包拯、王安石、程颢、张载等人都曾受过他的提携。

“唐宋八大家”宋代五人都出自其门下,可见其文坛地位之崇高,眼光之独到,胸襟之宽广。

而作为政治家,他一生虽仕途坎坷,但是晚年官至副宰相,1071年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算是功成身退,善始善终。

他辞职后回到颍州,暮春时节,西湖景色宜人,心情愉悦,于是他便一口气写了十首《采桑子》,这首是第四首。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暮春时节,虽然百花凋零,但是西湖的景色依旧十分醉人。

朵朵红花随风飘落,枝头上的残红在一片绿叶中显得分外妖娆。

柳絮因风而起,时而漂浮,时而飞旋,好像蒙蒙的细雨。

湖边的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微风中轻拂着湖水,摇曳多姿。

西湖在花时过后,满地狼藉,柳絮漫天飞舞,一般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定会感到惋惜,可是欧阳修却一反常态,开头便夸即使春意阑珊,西湖的幽美风光却分毫不减。

西湖到底有多美呢?接着他便通过落花、飞絮、垂柳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暮春图。

落花、飞絮本是凄凉景色,“洛阳女儿惜颜色,坐看落花长叹息”、“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可是在词人的笔下,这些景色分明却又是袅娜多姿,生动可爱的。

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欧阳修是功成身退,此时他的心情是十分轻松的,所以即使是人人都叹息的落花时节,在他看来却另有一番风味。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渐渐地游人都散去,笙箫管弦之声也慢慢停歇,这时我才感到暮春的空寂。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词人在《采桑子》其一中曾极写西湖游春的盛况,而这里只是虚写,一笔带过,隐隐透露出一种惜春的复杂心情。

“始觉”有种顿悟之感,从繁华喧闹中醒悟过来,有怅然若失,也有一股回归宁静的舒畅。

这正与他离开仕途,归隐田园的心情契合,“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样的平静也是心灵的一种解脱。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只见一双燕子在濛濛细雨中归来,我这才放下帘子,回到室内。

末尾两句是倒装句,本应是先看到燕子,才放下帘子,可是词人倒过来写,一下子将画面切回室内。

原来词人一直在家中凭栏远眺,室内的清寂氛围跃然纸上。

蒙蒙的细雨更是加强了这种凄清,可是灵动的燕子又营造了一种空灵、欢愉的意境。

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突出了词人甘守清净的恬然心态。

这首词通篇写景,却几乎不带主观色彩,属于王国维所言的“无我之境”。

虽然不像“有我之境”那样给人以心灵的共鸣,“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但却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思想上的自由。

尤其最后两句,以动写静,从孤寂中流露出旷达潇洒的胸怀和恬淡的心境。

正如刘永济《词论》所言:“小令尤以结语取重,必通首蓄意、蓄势,于结句得之,自然有神韵,如永叔《采桑子》,真味无穷,辞意高绝。”

生活已经很悲,暮春更是平添了几许伤感,所以欧阳修的这首词算是一股清流,能在一众伤春悲秋的诗词中脱颖而出,与他词中所传达的闲适惬意的心态不无关系。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不知你怎么看呢?

-END-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西湖古诗大全100首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著有《青山集》30卷。

郭祥正有一次路过杭州,把自己写的一卷诗送给苏东坡鉴赏。未等东坡看诗,他自己先有声有色地吟咏起来,直读得感情四溢,声闻左右。吟完诗,征询东坡的意见:“这些诗能评几分?”

东坡不假思索地说:“十分。”郭祥正大喜,又问何以能有十分。东坡笑着答道:“你刚才吟诗,七分来自读,三分来自诗,不是十分又是几分?”——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西湖百咏-宋-郭祥正

湖堂

宴启簪缨集,堂开锦绣重。舞娥临短岸,天影衬芙蓉。

涌金池

众沼皆涵碧,斯池独涌金。宝光中夜见,不是月华深。

柳洲

春光湖水满,春色柳洲深。莫作风中线,条条系客心。

新径

史君开小径,斜绕碧城隈。只欲通花县,春风几度来。

看经楼

楼下水连天,楼居即水仙。何须把黄卷,极目尽红莲。

白公石函

开函测深浅,启闭以时均。欲识白公惠,堂堂勒翠珉。

秦王缆船石

秦王昔观海,此石系楼船。锦缆已无迹,苍苔昏野烟。

十三间楼

危楼插湖脚,绀碧十三间。待月客无寐,看山僧自闲。

水仙庙

丹青严像貌,藻荇荐杯盘。月掩庙门静。龙蛇惊夜寒。

宝叔塔

宝叔存遗塔,影摇湖水光。层层仙露湿,苔藓自生香。

巾子山

嵯峨插天顶,寒翠洒湖光。吟客摇船子,犹疑漉酒香。

宝云庵

有客学无心,庵云结宝阴。松风深夜起,时作老龙吟。

林和靖桥

不作市朝客,甘为渔钓翁。柴门危径断,犹喜一桥通。

巢居阁

小阁临僧坞,容身慕鹤巢。乾坤随俯仰,君相不容交。

白公竹阁

竹阁公所爱,延僧酌夜茶。渔歌天外起。何似听琵琶。

孤山

尘寰千嶂合,月窟一峰孤。欲识僧归处,飘然入宝珠。

辟支塔

崔嵬辟支塔,舒卷半腰云。知是藏真骨,灵光五色纷。

陈朝桧

岁老枝叶简,春深香气新。可怜湖上桧,曾识井中人。

赞宁僧录房

有道归真主,无心恋旧房。一灯长不灭,分付水云乡。

金沙井

泉脉应通海,沙痕漾细金。成仙吾未必,一酌洗烦心。

玛瑙坡

坡顶夜光发,人来雨后寻。山只原吝宝,君莫起贪心。

陶器坟

陶器为棺椁,中庸孰可名。一丘春草色,两树野松声。

夜讲亭

往矣中庸子,亭标夜讲名。我来何所得,襟袖水风清。

闲泉

人去泉长在,人忙泉自闲。不供鱼鸟饮,只是照青山。

高僧塔

高僧何代僧,葬骨两三层。不遣白云护,游人取次登。

西村

远近皆僧刹,西村八九家。得鱼无卖处,沽酒入芦花。

松门

沿湖九里松,行客忆江东。尽扫炎天热,门深太古风.

合涧桥

两涧飞来处,云深合一桥。不知歧路别,从此人烟霄。

玉女岩

投壶非有术,掣电亦无心。月下与谁语,云来自布阴。

灵隐浦

有灵何所隐,深浦老蒹葭。渔父一舟泊,却疑秋汉槎。

方外门

方外元无地,空中忽有门。请君从此人,辄莫羡桃源。

北高峰

翠出诸峰上,湖边正北看。夜深云雾散,独挂斗构寒。

钱源

至宝岂无源,源深人姓钱。直须朝海去,余派保千年。

呼猿涧

隔涧白猿子,呼来验是真。一从沧海别,啼啸不知春。

白云

湖上峰争碧,此峰多白云。雪霜难辨色,鸥鹭亦迷群。

袁公亭

民乐袁公惠,为亭古涧边。名标公姓氏,要与万人传。

九师堂

尔学五古子,缘何绘九师。堂高秋月淡,日用少人知。

朱野

梁国衰微后,征君隐逸时。至今风味在,试听野猿悲。

葛坞

二葛继成仙,犹存炼丹处。有时化鹤来,徘徊不知去。

石桥

桥下无悬瀑,桥边多绿苔。跨空才一丈,何处特飞来。

朱崖

彤霞贯来久,赤石异诸崖。月照夜光发,风生云雾埋。

青壁槛

仙家青壁槛,未见灵花发。我欲提碧壶,来斯挹明月。

涡渚东屿

小屿春归后,青蒲涡渚东。日高鱼鸟散,烟淡一林风。

许先生书堂

丹井光长在,空堂貌亦存。邻僧深夜磬,时复与招魂。

石门涧

启闭何人见,湍流一涧分。仙家无路人,空石楼云。

卧龙石

龙卧苍山下,岂知今古春。不忧雷雨作,头角本非真,

连岩栈

鸟道出云巅,云深春更鲜。游人莫嗟险,一栈与岩连。

伏龙涧

潭心有伏龙,急溜和云涧。头角何时成,愿借风雷便。

西庵藤州契嵩禅师旧栖

释子能儒言,迥出惠远上。庵中阅遗编,光焰高万丈。

枫树林

一坞藏深林,枫叶翻蜀锦。寄语别家人,路遥霜霰凛。

卧犀泉

有角翻害身,沉泉避刀。故依金地慈,非惮沧溟远。

青林岩

青帝留行迹,岩前春不归。尽从霜与雪,君看碧依依。

天竺峰

谁从天竺国,分得一峰来.占尽湖山秀,最宜烟雨开。

炼丹井

欲息丹中火,须沉井底泉。何如栽杏实。亦解上青天。

香桂林

根托山中地,香分月里秋。游人莫攀折,风散一岩幽。

重荣桧

人老不重少,桧枯还复荣。何时逢匠石,今日栋梁成。

龙泓洞

洞口无凡木,阴森夏亦寒。谁知一泓水,曾有老龙蟠。

理公岩

晋代胡僧理,开山第一人。欲寻岩下迹,猿鸟送余春。、

客儿亭

翻经人已去,谁为立幽亭。一望野云白,半藏山骨青。

石莲华峰

亭亭碧莲华,何年化为石。越女莫惊猜。岩猿自相识。

翻经台

盥手天池水,熏毫海渚香。翻成多少帙,台石尚辉光。

葛仙丹灶

丹成灶犹在,夜气接湖云。仙路何由问,刀圭幸见分。

稽留峰

孤峰出天外,客到亦稽留。不觉月华晚,涧猿啼更愁。

流杯亭

断石引溪水,杯行自劝人。试听林下鸟,啼血不留春。

望海阁

客望海中日,窗开物外山。天形垂欲尽,飞鸟不知还。

东冈塔

崒堵藏真骨,东冈气象殊。烟云扫不尽,苔藓一痕无。

西岭草堂

应谶游尘世,湖边一草堂。松声半夜雨,花气四时香。

葛公石径

谁来蹑高步,幽径已荒凉。落叶无人扫,哀猿空断肠。

灵石山

灵石山前路,山深寺更深。不知明月去,空惜白云沉。

灵石西庵

欲问庵中事,人驯虎亦驯。杨梅几番熟,谁为惜余春。

南高峰

岌岌穿南斗,层层瞰下方。揭为湖海镇,半夜挂朝阳。

暗竹园

篁竹无人洗,烟云暗不开。网罗无人处。豺虎莫惊猜。

夏珠泉

入夏泉尝溢,光跳万斛珠。世人收得去。此景已应无。

烟霞洞

玉像存深洞,烟霞分外多。焚香千骑人。猿鸟不经过。

大慈坞

十刹密相望,林开一坞香。木鱼声渐急,山衲下云房。

虎跑泉

未见虎跑迹,窥泉试一吟。遗珠僧不取,密竹助泉深。

翠樾堂

深堂待游客,老木竞留春。花发多临水,云开始见人.

陟崖门

陟彼崖上门,门深路还绝。香草递仙风,怪林藏古雪.

步月径

一步复一步,月华黏屐齿。不知山径深,疑到蟾宫里。

夏凉泉

六月想冰雪,此泉清且深。相如方病渴,植杖故来寻。

清隐阁

阁近山中寺,谁为清隐人。移文招不得,骑马人红尘。

樵歌岭

岭下听樵歌,歌声云外过。尽穷斤斧力,不道得樵多。

华严塔

讲尽华严偈,摄衣辞世尘。泉淙死前语,玉凝自注。

映发亭

吴越江分断,山光还映发。白鸟东飞来,应随渡江月。

杨梅坞

红实缀青枝,烂漫照前坞。不及杏繁时,林间有仙虎。

修竹轩

不作笙箫用,开花待凤凰。阴阴一轩里,谁识阮生狂。

南屏山

真山返如假,叠径入云屏。不借湖光洗,朝朝泼黛青。

长桥

桥短故名长,路穿云水乡。游人欲归去,濯足弄残阳。

慈云岭

峻极分南北,见湖仍见江。游人倦登陟,飞鸟自双双。

清轩

轩压冰壶上,风生玉宇间。客来清彻骨,不待看湖山。

西水亭

湖添秋气净,鸟伴夕阳沉。呜咽城笳起,犹忘归去心。

图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