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半职是什么意思 一官半职是多大的官

万年历 万年历 2022-12-06 9 0

一官半职是什么意思

生活中,你如果能给人带来舒适,那么你也能收获欢乐。

为人处世有三宝:和气的脸,克制的嘴,良善的心。

01

和气的脸

老话儿说:和气生财,以和为贵。懂得用和气的方式待人,往往心存善念。

有一次,宋江坐船渡河,刚坐下,就有一脸上带疤的人,把宋江推开,嘴里还骂道:“你走开,把位置让给我”,宋江二话不说,就把位置让给了那人。

船刚刚驶到河中心,一个浪打过来,船晃了一下,使的心情不好的刀疤男,更加暴躁,于是随手,给了坐在旁边的宋江一巴掌。

等船靠了岸,兄弟们来接宋江,看见宋江的嘴角有血迹,纷纷问宋江怎么回事,好帮他报仇,宋江却说,是自己最近吃了上火的东西。

刀疤男一听,宋江不仅不计较,还如此维护他,顿时心生悔意,于是,非常诚恳地向宋江道了歉。宋江却心平气和地说:“没关系,谁都有心烦的时候。”

正所谓:“你的五官里,印着你的三观。”

一个人的相貌,可以有美丑之分,而一个人的面相,也有善恶之分,心善则貌美,你的五官,就是你的代言。

生活中,那些情绪低落的人,往往爱乱发脾气,常常一副冷若冰霜的脸,看了让人生厌。

而和气大度的人,往往心宽似海,言语神色,令人温暖。

优秀的人都懂得,和气待人,和气对事,好运才会不请自来,生活才会越来越顺。

02

克制的嘴

与人交往,一定要懂得什么话不适合说,什么话不能说。

有一次,曾国藩请几位幕僚吃饭,一边喝酒,一边闲聊,开始评论当今英雄。

曾国藩说:“像彭玉麟、李鸿章,这样的英雄人物,是我辈达不到的高度”。

一个幕僚说:“各有所长,各有特色,不能一概而论,彭公威猛,李公聪明”。

曾国藩随口便问:“你们觉得我怎么样?”

众人都低头,不敢作答。这时走出来一个后生,说道:“曾帅是仁德。”

众人听了,齐拍手叫好,待宴席散后,曾国藩告诉幕僚:“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没。”

不久,曾国藩高升,便带着这位后生一起去上任。

有人说:“交谈时的含蓄和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贵。”

说话是一门学问,从说话的语气与方式,就能看出态度与修养,甚至影响人的命运。

有些人的短,你可以知,但不能说;有些人的疤,你可以看,但不能揭。

别总拿心直口快当借口,毫无遮拦地胡言,别总以快人快语做理由,毫不避讳地乱语。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想要听真话,但却喜欢听甜言,因为赞美的话,才受人欢迎。

管好自己的嘴巴,以免说了不该说的话,闯了不该闯的祸。

那些优秀的人,一开口就有“人气”,而不是一张嘴就“气人”。

03

良善的心

俗话说:“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一个人,长的好不好看不重要,身份地位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常行善事,多做善举,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来成就自己。

北宋初年,李昉与卢多逊称兄道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自从卢多逊当了宰相之后,开始有意无意地打压李昉,还向皇帝打小报告,给李昉穿小鞋。

可后来,卢多逊因犯事被罢官,李昉当了宰相。而李昉仍然多次为卢多逊向皇帝求情。

那怕李昉身居要职,常有人求他,给谋个一官半职,而李昉总能想到办法,轻松的应对,不得罪任何人。

对于那些有才能的人,李昉总是推荐去考科举,他相信有才能的人,一定会得到皇上的重用,于是,对方信心满满的走了。

而对于那些没有才能的人,李昉也总是热情款款,好吃好喝的招待,时间一长,都没有等到结果,对方也就不好意思的走了。

李昉常常与人为善,最终成为一代贤臣,他的四子五孙也在朝廷为官。

有人说:“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每个人心里,都有两颗种子,善与恶。善多了,恶就少了;恶多了,善就少了。

如果你时时向善,遇谁都是贵人,看谁都是温暖,走到哪里都心安。

人生在世,也许你的善良,曾经让你吃过亏,上过当,受过骗,可你一个小小的善举,就可以给人温暖,小小的一次善心,就感动了一个心灵。

生而为人,务必善良,不去计较,也不去算计,遇到困难的人,就帮一下,碰到残弱的人,就扶一把。

请相信,你今天的善行,就是明日的福报。

作者:阿菊,来源:儒风大家

来源:国学文化

一官半职是多大的官

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在任卖天价,卸任跳水价”

书画界“官本位”风气该煞了

书画行业协会换届总能引发书画收藏市场的波动。日前,有媒体曝出中国美术家协会换届后,前任领导的作品迅速掉价,甚至“以5000万元购入的画作500万元都卖不出去”。不少网友对此现象提出质疑:“比起作品本身,是不是美协领导的身份更值钱?”

记者调查发现,以“头衔”定价格现象的背后是书画市场的不规范和书画家、行业协会与商家间的利益纠葛,若此问题不解决,则会造成书画界的“生态危机”。业内人士呼吁,此“歪风”该制止了。

官大一级价高一格书画圈“官气”不小

据一则题为《中国美协换届:前主席5000万国画降至500万都卖不出》的新闻报道,中国美术家协会换届后,前任主席、前任副主席书画作品的市场价格瞬间腰斩,一位河南老板花5000万元买了美协主席一幅国画,因公司缺钱想出售,结果从河南到北京,价格一路降到500万元都没卖出去。新任领导的书画价格,则迅速攀升。

记者采访了解到,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之后,我国书画市场不断趋于正规,但“官本位”的价值观仍对书画收藏市场有影响。潍坊画廊协会会长田纪文说,书画家在行业协会担任职务,他的作品价格就会水涨船高,而一旦失去领导职位,价格也随之下降,“一般价格浮动在10%—20%”。

“对艺术作品的喜好因人而异,很难准确评估艺术作品价值。各种行业协会通过职务人为地把书画家分成了三六九等,导致市场关注作者的头衔,形成不同头衔不同价格的定价模式。”文艺评论家李星说。

官衔对书画作品价格的影响,让行业协会的领导职位成为“香饽饽”。2013年,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曾因主席团成员超过60人,被诟病“领导”职数膨胀、行政色彩浓。类似的情况并不鲜见,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有25人,包括主席、常务副主席、副主席、秘书长、主席团成员等职务。

在书画交易中,作者的头衔也往往被作为“噱头”特别标注。记者在“淳道字画”书画交易网站上看到,在一幅标价1.2万元的四尺竖幅花鸟画的作者简介中,罗列了市国画院院长、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慈善书画院副院长、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中部书画院顾问等近10个职务。

画家段红尘等人表示,“在任卖天价,卸任跳水价”,书画家职位变动引起作品价格的巨大波动,说明目前书画界存在书画家的创作水准与其职位和作品价格不匹配的现象。长此以往,书画界会不比画作,而比官大、比钱多,造成书画界的“生态危机”。

为名气“造势”,为利益“抱团”争名逐利促成“官崇拜”

判断一幅作品的价值首要标准是其艺术水平,但目前艺术家的“头衔”“名气”等外在因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作品价格。业内人士认为,问题的症结一方面是书画市场不够成熟,商人、书画家好包装“人设”;一方面是行业协会权力大,共同利益形成“圈子文化”。

中国书画市场发展了20多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逐渐繁荣,但从其成熟程度看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艺术品的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不匹配的现象。曲直美术馆总经理崔连玉表示,部分收藏者、投资者和画商专业知识欠缺、鉴赏水平不高,对于他们来说,最简单的就是按照作者职位高低和名声大小判断作品价值高低。为了追求利益,给书画家“造势”就成了业界常态,使得更多的大众收藏者和新兴爱好者跟风购买官员字画,形成恶性循环。

书画家也乐意“挤”进书画协会谋得一官半职,既可以抬升作品价格,也能在各种展览、比赛中获利,进一步提高知名度。记者了解到,从省书协到市书协再到县书协,书法评级、比赛均离不开书协。在书协有了职位,参展、参赛、做评委、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多了,作者的知名度、作品的价格都能随之提升。

记者采访的一些书画业内人士还反映,一些书画家、书画商和收藏者会因共同的利益集结成小圈子,一起帮助圈子里的书画家拉关系、出资竞争行业协会里的重要职位,上位后整个圈子都跟着收益。因此书画界有圈子、有派系,每次换届时都引发激烈的博弈。

利益集团造成行业协会结构不健康。段红尘说,一些画品人品皆好的画家们不愿意与之为伍,不加入协会,阻碍了艺术界切磋交流,不利于中国艺术的良性发展。

“官本位”的帽子该摘了

以“头衔”定价格,从某种程度上容易混淆艺术的本来面目,影响人们选择艺术作品的标准,甚至引发书画界跑官要官的不正之风。多位业内人士呼吁,书画界的“官本位”帽子是该摘掉了。

李星认为,书画协会要率先打破利益链条,完善选拔机制,让真正的人品、画品俱佳的人担任领导职务,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在举办展览、比赛时,加强监管力度,健全评审制度,杜绝“任亲为贤”。可建立多元化的评审体系,由专业评委、有一定鉴赏能力的书画爱好者和行业媒体组成评审团,保证评审的透明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其次,要规范市场行为,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崔连玉等人建议,可借鉴西方经验,发展代理制,让书画家、画廊、评论家各尽其职。书画家专注创作,画廊是经纪人代理书画家的作品,评论家提供正反两面的意见,形成相互制约机制,避免人为炒作抬高书画作品价格。此外,还要完善书画市场交易制度,严厉打击造假、恶意炒作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第三,加强艺术修养教育,提高公众的欣赏水平。目前书画热还只是“圈内热圈外冷”,真正群众性的书画教育还未全面普及,既制约了书画队伍发展壮大,也影响了书画市场健康发展。李星等人建议,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学校教育、书画展览和讲座等方式向公众普及书画知识,形成正确的艺术作品价值观。